白子焱網絡直播快手“村BA”寧夏站比賽。
為快手“村BA”寧夏站比賽設計的有趣路牌,吸引了蓋牌村的孩子們。
網紅籃球主播在現場直播快手“村BA”寧夏站比賽。
快手“村BA”寧夏站決賽航拍圖。上游新聞 周瑄 攝
“南有臺盤,北有蓋牌”
“灌籃吧,蓋牌!”
“籃球是一種信仰,打出全村人的希望”
……
蓋牌村籃球場看臺上的標語,令人亢奮。籃球的激情,在這里釋放;看球的熱度,在這里高漲!一場鄉村籃球比賽,網上流量2億多,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。
9月10日晚,蓋牌村“村BA”決賽塵埃落定。
遠奔近赴來看球的鄉親散去,空蕩蕩的球場似乎還回響著高昂的吶喊聲。大塊頭的白子焱健步走出球場,回味著這次賽事。
白子焱是土生土長的寧夏人,是寧夏籃球聯合會副秘書長,也是這次海原縣鄭旗鄉鄭旗村蓋牌自然村“村BA”的重要策劃人、組織者、賽事解說員。賽后,他接受了我們的專訪。
寧夏為什么能辦“村BA”?
白子焱:今年“村BA”已經成為現象級賽事,火遍了大江南北。寧夏“村BA”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經有了。
早年間,用木板、木樁、鐵圈自制一個籃球架,一個土場子,用白灰劃上線,就能打籃球。寧夏西海固地區每逢鄉村間籃球比賽,觀眾里三層外三層,有人甚至爬到樹上、蹲在房頂上看,凡是能站人的地方就沒有空著的。當時的場景,農民對籃球的熱愛,令人十分震撼。
寧夏雖地處西北,卻被譽為全國四大野球圣地之一。2008年,幾乎村村有“球隊”,家家有“球員”。2017年,寧夏農民籃球爭霸賽啟動,到現在已連續舉辦了五屆。
今年,寧夏各市縣區政府和民間籌備的“村BA”賽事,就有100多場,賽期已排到了明年2月份。從前段時間的海原蓋牌村“村BA”,到西吉的全國“村BA”,再到此次由快手官方和寧夏籃球聯合會、蓋牌村聯合舉辦的“村BA”,賽事如此頻繁,這得益于當地的籃球群眾基礎。
舉辦“村BA”賽事的初衷是什么?
白子焱:辦賽的意圖,就是想把“村BA“做成一種品牌,讓寧夏籃球事業有更多延展性。
當“村BA”在全國,尤其是在貴州形成了一種“村BA為賽,商業化為輔”的推廣模式時,我們也想嘗試一下。
每年10月開始,西海固村與村之間的籃球比賽接踵而來,但總體辦賽水平不高,如果沒有專業的組織、引導和訓練,鄉村籃球運動的水平只能止步于“熱鬧”階段。
鄉村籃球是寧夏籃球聯合會工作的一部分。聯合會這兩年不斷提升專業化,讓鄉村籃球水平達到了一個新高度,而且將其打造成全國業余籃球比賽的一個亮點,培育出了具有寧夏當地特色的籃球文化?,F在,籃球運動不僅在西海固地區受熱捧,已有向寧夏北部延伸的趨勢。
本次參賽的8支球隊,更多的是以當地籃協和俱樂部的形式出現,所有球員都是咱們寧夏戶籍的球員,一些球員還有在CUBA或半職業球隊的經歷。
從參賽名單可以看到,既有剛嶄露頭角的年輕球員,也有在寧夏籃球圈里聲名鵲起的明星球員,還有一些學生球員。不少農民球員,通過打籃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。三營鎮的楊佰中,原來就是一個普通農民,通過打籃球去了企業工作;楊佰強、李文強、虎建國,通過打籃球上了大學,有的大學畢業后當了體育老師,又反哺家鄉。這種例子比比皆是。
寧夏籃球聯合會跟快手共同推廣此項賽事,就是要讓寧夏所有打籃球的球員有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,讓最基層的球員多一個身份標簽,多一份社會感知度。讓每一位球員都成為家鄉球隊代言人,未來通過一個個優秀球員去擴大寧夏基層籃球的影響力。
“村BA”為什么選在蓋牌村?
白子焱:寧夏西海固是一片肥沃的籃球熱土,有打籃球看籃球的傳統,在蓋牌村尤為突出。蓋牌村前不久舉辦的一次“村BA”賽事,甚至有外籍球員參賽。主辦方也想請這些高水平球員參與到比賽中來,讓村民在家門口、田間地頭,就能享受到類似NBA甚至CBA的觀賽體驗。
蓋牌村“村BA”打開了寧夏村級聯賽的新格局,未來會有更多村級品牌賽事,蓋牌村可能是第一個,但絕不是最后一個。
目前為止,球員水準、觀賽氛圍、設施建設,都已達到舉辦規模以上賽事的必備標準。所以,未來希望能把蓋牌村打造成為“南有臺盤,北有蓋牌”這樣一個業余比賽品牌。
“村BA”給當地帶來了什么?
白子焱:前不久在蓋牌村舉行的一場比賽,僅一天就讓村民凈收入27萬元。不管是擺攤的、賣水的,甚至賣凳子的,在賽場做保潔的,都能通過一個小小賽事有所收益。
快手已經把“村BA”注冊成了一個商標,每年要在全國做300場活動,寧夏籃球聯合會和快手有一個長達5年的官方合作。通過快手等平臺的直播,讓全國人民在觀賽的時候,還能夠推薦寧夏的土特產品。當一個賽事有上億瀏覽量的時候,直播帶貨肯定大有可為。
以前農閑時節,有打麻將的,有聚眾搖骰子的,有鬧矛盾甚至打架斗毆的?,F在家鄉辦賽,全體村民群策群力,大家擺攤的擺攤,做工的做工,通過籃球比賽,無論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,村民都得到了實惠。
今后還會做哪些方面的努力?
白子焱:蓋牌村賽事,帶動著海原縣的直播帶貨,快手官方主播和籃聯直播團隊,共同為海原縣農副特產打通了一條向外的通道。其實籃球比賽是手段,更多的是用“籃球+人文”實打實地為當地民生、經濟助力,這是我們想做的。因為體育產業是未來的一個大方向,而基層協會恰恰是體育產業的排頭兵,用小小的協會去撬動大大的市場。
這幾年,寧夏所有賽事,包括四國賽、中澳女籃賽,都是由中國籃協和寧夏籃球聯合會共同打造、引進的?!按錌A”這樣的比賽,我們每年要做上百場,目標是讓寧夏的籃球走向全國,比如天元錳業隊已經拿到了全國籃球公開賽的北區冠軍。通過賽事搭建平臺,將當地特色融進去,邀請當地政府部門參與,把賽事做成當地的一種民生工程,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體育搭臺、經濟唱戲。(記者 張立 龔建崇 文/圖)